海尔·塞拉西是非洲历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人物,曾统治埃塞俄比亚帝国。

海尔·塞拉西是非洲历史上一位标志性人物,他作为一位强大且进步的政治家而被铭记,推动了埃塞俄比亚的现代化进程。他的政策使他备受尊崇,并吸引了国外黑人领导人的关注。他不仅是一位皇帝,对一些人来说,他甚至被视为神明。
然而,他的统治绝非太平。他留下的遗产充满了诸多矛盾和悖论。
海尔·塞拉西的早年生活

埃塞俄比亚旧地图
1892 年 7 月 23 日,塔法里·马孔嫩出生于埃塞俄比亚的埃杰萨·戈拉村,(幼年时)他可以将自己的血统追溯到梅纳利克一世,据传说,梅纳利克一世是所罗门王和示巴女王的儿子。
塔法里的母亲(女士)耶希梅贝特·阿里·阿巴·吉法尔是沃洛省一位酋长的女儿。他的父亲马孔嫩·沃尔德·米凯尔·沃尔德·梅莱科特亲王(公爵/王子)出身王室,是一位军事领袖,也是哈勒尔省的总督。
塔法里对王位的继承权是通过其祖母特纳格纽沃克·萨赫勒·塞拉西获得的,她是皇帝门内利克二世的姑母,也是所罗门王朝阿姆哈拉族的国王萨赫勒·塞拉西的女儿。1906 年塔法里的父亲去世后,塔法里在门内利克二世的宫廷中长大,门内利克二世没有直接的男性继承人,他的独子在 15 岁时就去世了。
塔法里在宫廷中长大,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了解了政治生活的微妙与权谋。他勤奋且专注,深受门格斯图二世的赏识。14 岁时,塔法里就被提拔为哈勒尔省加拉穆莱塔的总督,20 岁时,又被任命为西达莫省的指挥官。

塔法里和他的父亲马孔嫩·沃尔德米凯尔
尽管确切日期无从知晓,但在塔法里十几岁的时候,据说他娶了阿尔塔耶奇。这对夫妻育有一女,即罗曼维克公主。塔法里这段人生经历充满神秘色彩;其自传的英文译本对此只字未提。
塔法里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兄弟叫耶尔马,他被任命为哈勒尔省的总督。1907 年耶尔马去世后,这个职位空缺,该地区的行政管理权落入了军事指挥官巴尔查·萨福手中,但他表现不佳。巴尔查·萨福被免职,塔法里被任命为新的总督。
1911 年 8 月 3 日,塔法里与阿姆巴塞勒的梅内恩·阿斯法乌成婚,她是利贾·伊亚苏的侄女,利贾·伊亚苏于 1913 年至 1916 年在位。当时塔法里 19 岁,而他的妻子 22 岁。利贾·伊亚苏的统治极不得人心。
塞拉西登基之路
伊亚苏·利贾(Lij Iyasu)头戴穆斯林头巾,约摄于 1916 年。来源:维基共享资源
利贾·伊亚苏是门格斯图·伊萨克二世皇帝的孙子,1913 年 12 月 12 日门格斯图·伊萨克二世去世后,利贾·伊亚苏继承了皇位。他不关心自己统治下的民众。他放荡不羁的行为以及对其他贵族的无礼态度使他树敌众多。除此之外,还有传言说他改信了伊斯兰教,这在虔诚的基督教民众中引起了问题,并使他在教会中也树敌不少。
作为王位候选人,塔法里获得了进步派和保守派的大力支持。最终,以利贾·伊亚苏皈依伊斯兰教为由,一群贵族联合起来废黜了皇帝。门内利克二世的女儿成为泽维杜特皇后,而塔法里则被提升为摄政王和王位继承人。
利贾·伊亚苏逃到了奥加登沙漠,在那里他得到了父亲沃洛的米凯尔的帮助。米凯尔率领 8 万士兵与效忠于泽维杜特的 12 万士兵交战。1916 年 10 月 27 日,沃洛在塞加莱战役中战败,利贾·伊亚苏躲了起来。他复辟王位的希望破灭了,五年后,他被抓获并被监禁。

海尔·塞拉西约 1923 年的照片。来源:美国国会图书馆
因此,拉斯特法里在接下来的十三年里成为了埃塞俄比亚事实上的统治者,在此期间他致力于推动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在 20 世纪 20 年代,塔法里还主持了埃塞俄比亚教育体系的扩张,修建了学校和大学。
1923 年,塔法里废除了奴隶制,并使埃塞俄比亚加入国际联盟,这进一步提升了该国在西方世界的地位,并赢得了积极的关注。他是首位离开本国的埃塞俄比亚统治者,访问了耶路撒冷、巴黎、罗马和伦敦。

泽维图皇后和她的其中一位神职人员
然而,泽维杜特对塔法里的声望心生嫉妒。她觉得不得不在 1928 年 9 月 7 日册封他为内格斯(国王)。这进一步巩固了塔法里的权力,走投无路的泽维杜特派她丈夫的军队去攻打塔法里。随后的战斗中,这支军队被塔法里击溃。两天后,泽维杜特去世,1930 年 11 月 2 日,内格斯塔法里加冕称帝。
塔法里加冕时取名为(三位一体之力)。加冕典礼盛况空前,吸引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来自世界各地的政要纷纷出席。
海尔·塞拉西:皇帝

1932 年版 100 埃塞俄比亚比尔纸币。来源:维基共享资源
海尔·塞拉西一世登基后采取的首批举措之一就是为埃塞俄比亚制定一部新宪法。这部宪法于 1931 年 7 月 16 日通过,权力仍掌握在贵族手中,但确立了民主标准。人们期望这部宪法能成为埃塞俄比亚逐步迈向更广泛民主改革的推动力。
同年,海尔·塞拉西一世成立了埃塞俄比亚银行。一种新的货币——比尔取代了比尔,但实质上只是名称上的改变。塞拉西一世请求国际社会停止将埃塞俄比亚称为阿比西尼亚,因为这是外国人而非埃塞俄比亚人所起的名字。
然而,比尔在 1936 年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意大利里拉。
意大利控制

1936 年,由阿斯卡里部队操作的意大利火炮。来源:公共领域,波兰国家数字档案馆通过 picryl.com 提供。
1935 年 10 月 3 日,意大利在未发出任何正式警告的情况下入侵埃塞俄比亚。尽管埃塞俄比亚努力实现现代化,但其军队仍严重不足。埃塞俄比亚仅有 13 架飞机,坦克和装甲车的数量也屈指可数,其军队装备极其落后,根本无法应对此次入侵,尤其是意大利还使用了化学武器。
到 1936 年 5 月 2 日,海尔·塞拉西及其家人被迫流亡英国,在那里他向国际联盟请求援助。西方国家对埃塞俄比亚人民表示同情,但并未施以援手。埃塞俄比亚人继续通过游击战抵抗意大利人,尽可能地打击意大利的目标。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与意大利交战,埃塞俄比亚的命运才得以改变。1941 年,盟军解放了埃塞俄比亚,海尔·塞拉西回国并着手重建在意大利占领期间被摧毁的行政机构。
重建

海尔·塞拉西的肖像照。来源:blackpast.com 网站的合理使用图片
海尔·塞拉西回到埃塞俄比亚并驱逐了意大利人之后,在继续推进埃塞俄比亚的现代化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该国的基础设施得到改善,通过修建学校和医院,教育和医疗的普及范围也得以扩大。
1948 年,埃塞俄比亚加入联合国。为解决殖民列强在邻近地区遗留的领土争端问题,原意大利殖民地厄立特里亚被并入埃塞俄比亚。不过,这一合并是在厄立特里亚能够制定自己的宪法以保护其种族、语言和文化平衡的前提下进行的,同时埃塞俄比亚接管了其财政、国防和外交政策方面的事宜。
海尔·塞拉西:暴君

埃塞俄比亚东部的哈拉里地区。来源:维基共享资源
海尔·塞拉西一世曾被视为伟大的改革者,但他的统治也因专制而备受诟病。与人们将海尔·塞拉西一世描绘成仁慈的独裁者、救世主甚至神明的形象大相径庭,他被许多人视为暴虐的独裁者,统治期间导致了无数人的死亡。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 1943 年,当时埃塞俄比亚的提格雷地区爆发了起义。英国采取军事行动镇压了这场叛乱。民用区遭到轰炸,成千上万的无辜民众丧生。
1948 年的另一桩事件进一步坚定了塞拉西使用暴力镇压手段的决心。当时哈拉里穆斯林奋起抗争,要求获得梅内利克二世曾许诺给他们的自治权,塞拉西的回应极其残暴。整个哈拉尔城的人都被软禁在家,哈拉里人的资产也被没收。

1970 年至 2002 年非洲统一组织的旗帜。来源:维基共享资源
然而,其他一些地区则取决于塞拉西的仁慈,几个难以控制的省份被赋予了更多的自治权。塞拉西的这些举措颇具讽刺意味,因为它们似乎并非一视同仁地推行。
最终,海尔·塞拉西一世是西方的附庸,他以铁腕统治,与伊朗的礼萨·巴列维国王或扎伊尔的蒙博托·塞塞·塞科等例子类似。
那些不受埃塞俄比亚政府控制的人,比如那些曾作为游击队员抗击意大利侵略者的人,成了愈发多疑的塞拉西猜忌的对象。他开始对那些在他看来有胆量挑战其权威的人心存戒备,并且身边只围绕着那些容易被掌控的人。这其中包括在意大利占领期间曾与意大利政府勾结的政客。
塞拉西将政府权力集中于自己手中,并于 1955 年颁布了一部新宪法,赋予他与旧宪法相同的权力。到了 20 世纪 60 年代,埃塞俄比亚国内对他的统治公开表示反对的声音显著增多。1960 年 12 月,军队内部的重要力量发动政变,占领了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政变被镇压下去,但这一事件促使学术界对塞拉西产生了广泛的反对情绪。
1963 年,海尔·塞拉西在非洲统一组织的成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海尔·塞拉西:神之化身

拉斯特法里教派涂鸦。来源:维基共享资源
海尔·塞拉西是神这一说法源自马库斯·加维的预言之言,他曾说:“当非洲加冕一位黑人国王时,解放之日即将来临,那时请把目光投向非洲。”
这一言论在牙买加引发了一场亚伯拉罕宗教运动的广泛关注,该运动将自己重新命名为拉斯特法里教——字面意思是以海尔·塞拉西一世命名的,当时他被称为拉斯特法里。
塞拉西的出现及其加冕称帝,再加上加维的预言之言,催生了一种精神信仰,从而产生了塞拉西具有神性的想法。
这场运动最终转向了哲学层面的感悟,海尔·塞拉西一世成为了非洲裔人民团结、自由和力量的象征。
晚年生活与死亡

亚的斯亚贝巴三圣教堂海尔·塞拉西一世的石棺。来源:维基共享资源
海尔伊·塞拉西的统治一直持续到 1974 年。对许多人来说,他在 20 世纪 60 年代和 70 年代的领导时期以战争为特征。当时不仅厄立特里亚在为独立而战,而且南部巴勒地区的叛乱导致了一场持续了六年的恐怖主义叛乱,最终才被平息。
持不同政见者遭到监禁,但塞拉西一世在这一时期也因赦免囚犯而广为人知。
1973 年的石油危机给埃塞俄比亚带来了沉重打击,通货膨胀急剧上升,导致全国范围内出现社会经济问题。这引发了经济崩溃,进而导致了大范围的饥荒,据估计这场饥荒造成 4 万至 8 万人死亡。
1974 年 2 月,由于对失业、饥荒以及停滞不前的政治局势的不满,爆发了罢工,最终导致海尔·塞拉西被赶下台。他的让步不足以安抚军队,军队发动政变,将皇帝赶下台。
他的领导地位被马列主义政权所取代,海尔·塞拉西被软禁在王宫里,度过了他生命的最后时光。8 月下旬,政府宣布海尔·塞拉西因呼吸衰竭去世,但后来的调查表明,他是应政府命令被暗杀的。这位虚弱的 83 岁老人被枕头闷死。
遗产

位于伦敦的海尔·塞拉西半身像。来源:维基共享资源
从现代视角来看,海尔·塞拉西一世可被视为一位颇具争议的人物。尽管一些拉斯特法里教徒视其为神明,但他的功绩似乎在本国之外更受推崇。
尽管他试图推行进步的改革,但这些改革的实施却因塞拉西试图依附于传统贵族而受阻,该国的大部分地区也未能从任何可能使其摆脱封建状态的政策中获益。
到 20 世纪 70 年代末,海尔·塞拉西的政策使埃塞俄比亚经济极度落后。该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非洲是最低的,人均预期寿命仅有 30 岁。60%的婴儿活不到一岁。
在他的领导下,埃塞俄比亚人民实现了从封建社会向现代化的跨越,医疗和教育条件得到改善。然而,他们也经历了战争和饥荒。厄立特里亚在争取从埃塞俄比亚独立的过程中遭受了尤为沉重的打击,损失惨重。

埃塞俄比亚帝国的国旗。来源:维基共享资源
海尔·塞拉西是一位充满矛盾的统治者。他在某些方面被视为伟大的改革者,但其统治期间在安抚贵族和平民方面困难重重,这使他与两方都产生了冲突。
然而,从外部视角来看,海尔·塞拉西作为独立和尊严的象征享有显著地位,与非洲争取成功认可的斗争紧密相连。
原创文章,作者:网站管理员,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kehistory.top/%e6%b5%b7%e5%b0%94%e3%83%bb%e5%a1%9e%e6%8b%89%e8%a5%bf%ef%bc%9a%e8%a2%ab%e5%a5%89%e4%b8%ba%e7%a5%9e%e6%98%8e%ef%bc%8c%e5%8d%b4%e5%8f%88%e8%a2%ab%e6%8c%87%e6%9a%b4%e5%90%9b%ef%bc%8c%e4%bb%96%e7%a9%b6.html